Shen's avatar
Shen

Jan. 21, 2024

1
詞與詞匯

若語言比喻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蓋造大樓的基礎材料,對一般人來講又是最小有意義的單位。其實,語素比詞語更小,可是稍微改正上一句就對了,即詞是最小能過自由運用的意義單位。甚至可以說,從純粹理論來講,詞語能夠錶達的意義無限。縱使日常會話或通俗小說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

從語言的錶達能力上看,詞語是承載最多種意義的語言單位,利用語言法規則組詞造句,便可以創造無窮多的句子。對現實現象定名併分類,從此基礎,可以進一步利用語法錶達較為廣泛的意義,譬如時間、人稱、時態、 詞與詞間的關繫等。毫不誇張地說,不管學母語還是學外語,建立足夠錶達各種各樣意義的詞庫也是最艱巨的任務。

著眼於詞語與詞匯的區別,可以這麽區分,詞匯是一種語言所有詞語的總和,包括典型的詞,如『哥哥』、『記錄』、『蹣跚』、『光輝』等,又包括長於詞的熟語與固定用語,如『四面楚歌』、『愚公移山』、『雨絲網破』、『吃一塹,長一智』與『磨刀不誤砍柴工』等,也包括專名,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華民國外交部』、『電腦斷層攝影』,甚至連在話語起提示或連接作用的慣用性詞組,如『換言之』、『這麽說』、『與此相反』等。

通用口語中,時不時也會聽人講『西遊記的詞匯』、『李登輝的詞匯』、『黑澤明的詞匯』等諸如此類的說法,這只是詞匯原意的引申而已,錶達某人或某一作品裏面詞語的總稱。由此可見,詞語的範圍遠大於一個詞,總計至少多到幾十萬個。三百六十行,各行皆有獨門的行話,即在某種職業或專業範圍內所習慣的詞語,外行不大好理解,一聽兩名懂行開口談業務,莫名其妙的術語使我們深刻受到『隔行如隔山』的感覺。

Corrections

詞與詞

語言比喻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造大樓的基礎材料對一般人來講又而言/乍聽之下 是最小有意義的單位。

來講:太口語。
又:贅詞

其實,語素比詞語更小,可是稍微改正稍微修改上一句就對了,即詞是最小能自由運用且具有意義單位。

其實不需要多一個句子介紹「語素」,會降低整體文章的流暢度。如果是我,會直接合併二句:「若將語言比喻成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建造大樓的基礎材料,是最小能夠自由運用且具有意義的單位。」

甚至可以說,從純粹理論來講,詞語能夠達的意義無限。

縱使日常會話或通俗小說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



依照
語言的達能力上看(來)判斷,詞語是承載最多種意義的語言單位,利用語言法規則組詞造句,便可以創造無窮多的句子。

無法理解「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的部分

詞與詞匯


詞與詞

若語言比喻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蓋造大樓的基礎材料,對一般人來講又是最小有意義的單位。


語言比喻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造大樓的基礎材料對一般人來講又而言/乍聽之下 是最小有意義的單位。

來講:太口語。 又:贅詞

其實,語素比詞語更小,可是稍微改正上一句就對了,即詞是最小能過自由運用的意義單位。


其實,語素比詞語更小,可是稍微改正稍微修改上一句就對了,即詞是最小能自由運用且具有意義單位。

其實不需要多一個句子介紹「語素」,會降低整體文章的流暢度。如果是我,會直接合併二句:「若將語言比喻成一座樓房,詞好比語言的磚塊,建造大樓的基礎材料,是最小能夠自由運用且具有意義的單位。」

甚至可以說,從純粹理論來講,詞語能夠錶達的意義無限。


甚至可以說,從純粹理論來講,詞語能夠達的意義無限。

縱使日常會話或通俗小說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 從語言的錶達能力上看,詞語是承載最多種意義的語言單位,利用語言法規則組詞造句,便可以創造無窮多的句子。


縱使日常會話或通俗小說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



依照
語言的達能力上看(來)判斷,詞語是承載最多種意義的語言單位,利用語言法規則組詞造句,便可以創造無窮多的句子。

無法理解「不會用整一種語言詞匯的小部分」的部分

對現實現象定名併分類,從此基礎,可以進一步利用語法錶達較為廣泛的意義,譬如時間、人稱、時態、 詞與詞間的關繫等。


毫不誇張地說,不管學母語還是學外語,建立足夠錶達各種各樣意義的詞庫也是最艱巨的任務。


著眼於詞語與詞匯的區別,可以這麽區分,詞匯是一種語言所有詞語的總和,包括典型的詞,如『哥哥』、『記錄』、『蹣跚』、『光輝』等,又包括長於詞的熟語與固定用語,如『四面楚歌』、『愚公移山』、『雨絲網破』、『吃一塹,長一智』與『磨刀不誤砍柴工』等,也包括專名,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華民國外交部』、『電腦斷層攝影』,甚至連在話語起提示或連接作用的慣用性詞組,如『換言之』、『這麽說』、『與此相反』等。


通用口語中,時不時也會聽人講『西遊記的詞匯』、『李登輝的詞匯』、『黑澤明的詞匯』等諸如此類的說法,這只是詞匯原意的引申而已,錶達某人或某一作品裏面詞語的總稱。


由此可見,詞語的範圍遠大於一個詞,總計至少多到幾十萬個。


三百六十行,各行皆有獨門的行話,即在某種職業或專業範圍內所習慣的詞語,外行不大好理解,一聽兩名懂行開口談業務,莫名其妙的術語使我們深刻受到『隔行如隔山』的感覺。


You need LangCorrect Premium to access this feature.

Go Pre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