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5, 2023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我的中文水平還沒夠高,所以我在讀英文本陪著原本。書裡面描述一下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應為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比大陸和台灣學生不同。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除非《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我的中文水平還沒夠高,我在讀英文翻譯陪著原本。書裡面描述一下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Last week I read a book called "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 This book has three Tang dynasty Daoist priestess' poetry: Li Ye, Xue Tao, Yu Xuanji. My Chinese level isn't proficient enough, so I'm reading an English translation alongside the original version. Inside the book, there are summaries of each poet's biographies.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讓我覺得十分傷感。應為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比大陸和台灣學生不同。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除非《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
I think Tang Dynasty poetry is really eloquent, once I read it I become incredibly sentimental. Since I am Chinese diaspora, the education process is different than Mainland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I know that Mainland Chinese and Taiwanese students are more familiar with Tang Dynasty poets, but my Chinese school didn't really lecture on them. Other than "Quiet Night Reflection Thought" and "The Ballad of Mulan", we didn't really study any poetry.
我最近在讀的書
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不夠高,所以我在同時讀英文本陪著原本譯本以及原文。
書裡面描述一下了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
真的有點 means something is really a little bit... , I don't think that works.
應因為我是海外華裔華僑,我受的教育過程比大陸和跟大陸以及台灣的學生不同。
我知道中國內和台灣學生跟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比較熟悉這些唐代詩人,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有太注重這些。
除非了《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過什麼詩篇。
除非 means unless.
我最近讀的書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
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夠高,所以我在讀英文本陪著原本中英對照才能讀明白。
書裡面描述一下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
應因為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學習過程比大陸和台灣學生不同。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這些更熟悉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有深入(介紹 / 研讀)他們的(生平 / 作品)。
除非了《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讀過其他詩篇。
Feedback
great writing,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r next entry
我最近讀的書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
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不夠高,所以我在讀英文本陪著對照著英文文本讀原本。
你也可以說“我的中文還不夠熟練,所以我在閱讀原文的時候對照了英文翻譯。”
對照: to place side by side for comparison (as parallel texts); to check
書裡面描述一下了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一下”放在這個句子中有點奇怪,所以我刪掉了。
“一下”附於動詞後,我個人感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作突然發生或者持續時間短。
例如:(他)突然拍了一下桌子。(He) suddenly pounded on the table.(劉震雲《一日三秋》(三聯書店,2023年5月版),第41頁)
另一種有“試著做”(give it a go)的意思,有時候用來緩和語氣。
例如:請描述一下你的症狀。Please describe your symptoms.
¶¶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
應為因爲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比與大陸和台灣學生不同。
be different than ... = 與...不同;和...不同
"比"在中文中可以用來表示比較,通常翻譯為"than"。例如:"A比B高"可以翻譯為"A is taller than B"。
然而,在中文中,"比…不同"並不是一個常見的表達方式。表達"be different than"的時候,用"與...不同"、"和...不同"更加自然和常見。
這句話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不同於大陸和台灣學生。
或者如果你想要在這個句子裏使用”比“,你可以說: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和大陸和台灣學生相比,我的教育過程有所不同。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比起大陸和台灣學生,我的教育過程有所不同。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更熟悉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
我個人的感覺,說“A跟B很熟悉”、“A跟B更熟悉”的時候,一般是說A和B私下裏關係很好(be on good terms),
例如:酒樓工作者跟我很熟悉,他們也說,“‘嫻姐’,可以,可以”。 The restaurant workers were familiar with me, and they also said, "Sister Xian, yes, yes." (《會議過程正式紀錄》,2007,第163頁,https://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counmtg/hansard/cm0704-translate-c.pdf)
至於“熟悉....” (= to be familiar with...),除了上面這個含義,也可以用來表達"知道得很清楚",例如:
當年的香港觀眾早已熟悉此類動作電影。Hong Kong audiences we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such action movies.
我還不熟悉該公司的制度。I'm not familiar with the company's system.
“沒太解釋他們”在口語裏是ok的。
書面語的話,可以說:
我的中文學校沒有詳細解釋他們。
我的中文學校沒有詳細介紹他們。👈我覺得這種更通順。
除非了《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
“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這句超棒,看起來完全是母語者😆
我最近讀的書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
這本書里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他们是李冶,薛濤, 魚玄機。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不夠高,所以我在讀借助英文本陪著来读原本。
書裡面描述一下了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我覺得唐詩真的
¶有點很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
應因為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比与大陸和台灣學生有所不同。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更加了解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怎么介绍他們。
除非了《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
我最近讀的書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我最近在讀的書 |
我上個星期讀了一本書叫《Yin Mountain: The Immortal Poetry of Three Daoist Women》。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
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李冶,薛濤, 魚玄機。 這本書里有三位唐朝道長道姑寫的詩篇: 他们是李冶,薛濤, 魚玄機。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This sentence has been marked as perfect! 這本書有三位唐朝道 |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夠高,所以我在讀英文本陪著原本。 我的中文水平還 我的中文水平還 你也可以說“我的中文還不夠熟練,所以我在閱讀原文的時候對照了英文翻譯。” 對照: to place side by side for comparison (as parallel texts); to check 我的中文水平還沒夠高,所以我 我的中文水平還 |
書裡面描述一下每個詩人的生平簡介。 書裡面描述 書裡面描述 “一下”放在這個句子中有點奇怪,所以我刪掉了。 “一下”附於動詞後,我個人感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動作突然發生或者持續時間短。 例如:(他)突然拍了一下桌子。(He) suddenly pounded on the table.(劉震雲《一日三秋》(三聯書店,2023年5月版),第41頁) 另一種有“試著做”(give it a go)的意思,有時候用來緩和語氣。 例如:請描述一下你的症狀。Please describe your symptoms. 書裡 書裡 |
我覺得唐詩真的有點風雅,我一讀就覺得十分感動。
真的有點 means something is really a little bit... , I don't think that works. |
應為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比大陸和台灣學生不同。
be different than ... = 與...不同;和...不同 "比"在中文中可以用來表示比較,通常翻譯為"than"。例如:"A比B高"可以翻譯為"A is taller than B"。 然而,在中文中,"比…不同"並不是一個常見的表達方式。表達"be different than"的時候,用"與...不同"、"和...不同"更加自然和常見。 這句話還有其他的表達方式: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我的教育過程不同於大陸和台灣學生。 或者如果你想要在這個句子裏使用”比“,你可以說: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和大陸和台灣學生相比,我的教育過程有所不同。 因爲我是海外華裔,比起大陸和台灣學生,我的教育過程有所不同。
|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跟這些大唐詩人更熟悉,但是我的中文學校沒太解釋他們。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 我個人的感覺,說“A跟B很熟悉”、“A跟B更熟悉”的時候,一般是說A和B私下裏關係很好(be on good terms), 例如:酒樓工作者跟我很熟悉,他們也說,“‘嫻姐’,可以,可以”。 The restaurant workers were familiar with me, and they also said, "Sister Xian, yes, yes." (《會議過程正式紀錄》,2007,第163頁,https://www.legco.gov.hk/yr06-07/chinese/counmtg/hansard/cm0704-translate-c.pdf) 至於“熟悉....” (= to be familiar with...),除了上面這個含義,也可以用來表達"知道得很清楚",例如: 當年的香港觀眾早已熟悉此類動作電影。Hong Kong audiences we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such action movies. 我還不熟悉該公司的制度。I'm not familiar with the company's system. “沒太解釋他們”在口語裏是ok的。 書面語的話,可以說: 我的中文學校沒有詳細解釋他們。 我的中文學校沒有詳細介紹他們。👈我覺得這種更通順。 我知道國內和台灣學生 我知道中國 |
除非《靜夜思》和《木蘭辭》,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 除 除 “我們沒在課堂上學什麼詩篇”👈這句超棒,看起來完全是母語者😆 除 除 除非 means unless. |
You need LangCorrect Premium to access this feature.
Go Pre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