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3778's avatar
ks3778

July 4, 2021

0
邓克效应 (Dunning Kruger Effect) 的正面影响

最近我听到一个原理叫做 “Dunning Kruger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邓克效应)。 邓克效应是什么呢?就是一种认偏差,具体的定义是:能力欠缺的人会错误地以为自己真实能力更强。因为缺乏事情的规模观念,不深刻理解事情的细节和基础,所以会产生虚幻的优越感。而真正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是知道事情的真实状态、观念成熟、有标准的参考点,所以会更加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落后,以及有劣势感。换句话说,没能力的人更偏向高估自己真正的能力,能力丰富的人更偏向低估自己真正的能力。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里是以为邓克效应是一种负面现象。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无论在学习、生意、爱情、或作重大决定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一件非常危险甚至能丧命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不说那种极端情况,邓克效应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影响?起初想一想,这个观点真的很奇怪。邓克效应明明是一个认知偏差,是一种人类心理缺陷,怎么能是好事呢?但是经过进一步思考,其实能发现很多生活例子可以证明邓克效应有正面的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邓克效应在学习新知识时带来的激励。一开始进一个新领域,一个极点理智无邓克效应的人,因为弥漫着新知识,会感觉有压力。如果想太多会觉得这条路太长了而他们并不能看到尽头 - “这个领域这么大有太多东西要学,我怎么能学完一切!”。也许他们也开始跟更高级学习者作比较使自己自卑,失去继续学下去的激励。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想法没道理,毕竟他们做出来的是一个准确评价,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个领域确实很大很复杂的。

但一个普通人会继续学下去,因为根据邓克效应,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步会感觉他们真的能继续走下去。他们稍微有一点的进步就会觉得自己好厉害,满意能有一棵树而不会因为不能占有整个森林觉得沮丧。

我举个例子,一开始学新语言一个学习者会先学简单的基础,比如容易理解的语法,句子,和词汇。用这些基本知识他们会开始一点点提高他们的水平,比如开始看段视频,文章,甚至和母语者聊天讲一些简单的对话。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他们终于觉得自己能用另一门语言!跟据他们自己的评价,水平应该挺高的,因为能跟母语者聊天水平怎么可能差呢?其实对旁观者来看这很明确的是一个高估,如果你给这位学习者看电影、小说或聊一些复杂的话题比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他们就会卡住以及无法理解。但就是因为有这个高估评价,他们才会有激励去继续学下去。

如果当时他们发现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如母语者,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跟他们说 “其实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词汇、语法等等,要花好几年才能力登峰造极,你仅仅就体验这语言冰山一角”,他们会怎么想?

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很快失去学习动力,继续学下感觉去好无意义,“反正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水平反而没我想象得那么好,就干脆不学了!”

一个学习者之所以继续学下去,是因为他们无知并缺乏领域规模概念。他们的视野就专注目前的一段路,所以一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小专家”,所以始终都会有激励去继续扩大知识量。

总的来说,虽然邓克效应是一个认知偏差,但高估能力可以给你产生动力,这至少比低估能力没有动力好。


Summary: This piece of writing is about the Dunning Kruger Effect, and how I think it may actually be a positive thing for new learners in a subject area. It prevents new learners from getting overwhelmed and losing motivation. Because they are over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y, this at least gives them motivation to continue learn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7%E5%AF%A7-%E5%85%8B%E9%AD%AF%E6%A0%BC%E6%95%88%E6%87%89

Corrections

邓克效应 (Dunning Kruger Effect) 的正面影响

最近我听到一个原理叫做 “Dunning Kruger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邓克效应)。

邓克效应是什么呢?

就是一种认(知)偏差,具体的定义是:能力欠缺的人会错误地以为自己真实能力更强。

而真正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事情的真实状态、观念成熟、有标准的参考点,所以会更加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落后,以及有劣势感。

换句话说,没能力的人更偏向高估自己真正的能力,能力丰富的人更偏向低估自己真正的能力。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以为邓克效应是一种负面现象。

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无论在学习、生意、爱情、或作重大决定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一件非常危险甚至能丧命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不说那种极端情况,邓克效应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影响?

起初想一想,这个观点真的刚接触这个概念时真的感觉很奇怪。

邓克效应明明是一个(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人类心理缺陷,怎么能是好事呢?

但是经过进一步思考,其实能发现很多生活例子可以证明邓克效应有正面的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邓克效应在学习新知识时带来的激励。

一开始进一个新领域,一个极点理智无邓克效应的人,因为弥漫着新知识,会感觉有压力。

如果想太多会觉得这条路太长了而他们并不能看到尽头 - “这个领域这么大有太多东西要学,我怎么能学完一切!”。

也许他们开始跟更高级学习者作比较使自己自卑,失去继续学下去的激励。

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想法没道理,毕竟他们做出来的是一个准确评价(判断),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

这个领域确实很大很复杂的。

但一个普通人会继续学下去,因为根据邓克效应,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每一步(都)会感觉他们真的能继续走下去。

他们稍微有一点的进步就会觉得自己好厉害,满意能有一棵树而不会因为不能占有整个森林觉得沮丧。

我举个例子,一开始学新语言一个学习者会先学简单的基础,比如容易理解的语法,句子,和词汇。

用这些基本知识他们会开始一点点提高他们的水平,比如开始看段视频,文章,甚至和母语者聊天讲一些简单的对话。

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他们终于觉得自己能用另一门语言(了)

跟据他们自己的评价,水平应该挺高的,因为能跟母语者聊天水平怎么可能差呢?

其实旁观者看这很明确是一个高估,如果你给这位学习者看电影、小说或聊一些复杂的话题比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他们就会卡住以及无法理解。

但就是因为有这个高估评价,他们才会有激励去动力继续学下去。

如果当时他们发现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如母语者,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跟他们说 “其实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词汇、语法等等,要花好几年才能登峰造极,你仅仅体验这语言冰山一角”,他们会怎么想?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很快失去学习动力,继续学下感觉去好无意义,“反正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水平反而没我想象得那么好,就干脆不学了!”

一个学习者之所以继续学下去,是因为他们无知(无畏)——缺乏领域规模概念。

他们的视野专注目前的一段路,所以一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小专家”,所以始终都会有激励动力去继续扩大知识量。

总的来说,虽然邓克效应是一个认知偏差,但高估能力可以给你产生动力,这至少比低估能力没有动力好。

Feedback

中文厉害!

ks3778's avatar
ks3778

July 5, 2021

0

其实旁观者看这很明确是一个高估,如果你给这位学习者看电影、小说或聊一些复杂的话题比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他们就会卡住以及无法理解。

这句能不能写成:其实在旁观者看来这很明确是一个高估
(“这”放到 “很明确” 前面)

ks3778's avatar
ks3778

July 5, 2021

0

Thanks for the feedback Jack!

Jack's avatar
Jack

July 5, 2021

0

这句能不能写成:其实在旁观者看来这很明确是一个高估 (“这”放到 “很明确” 前面)

完全可以,而且我觉得这样更好。absolutely can, and I think it is better.

kiwy's avatar
kiwy

July 5, 2021

0

如果你跟他们说 “其实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词汇、语法等等,要花好几年才能登峰造极,你仅仅体验这语言冰山一角”,他们会怎么想?

觉得去掉“仅仅”会更好

kiwy's avatar
kiwy

July 5, 2021

0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很快失去学习动力,继续学下感觉去好无意义,“反正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水平反而没我想象得那么好,就干脆不学了!”

“感觉学下去毫无意义”

kiwy's avatar
kiwy

July 5, 2021

0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小专家”,所以始终都会有激励动力去继续扩大知识量。

觉得用“激情”会更好一点

ks3778's avatar
ks3778

July 5, 2021

0

觉得去掉“仅仅”会更好

Thanks!

ks3778's avatar
ks3778

July 5, 2021

0

完全可以,而且我觉得这样更好。absolutely can, and I think it is better.

Thank you!

邓克效应 (Dunning Kruger Effect) 的正面影响

最近我听到一个原理叫做 “Dunning Kruger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邓克效应)。

邓克效应是什么呢?

就是一种认偏差,具体的定义是:能力欠缺的人会错误地以为自己真实能力更强。

就是一种认(知)偏差,具体的定义是:能力欠缺的人会错误地以为自己真实能力更强。

因为缺乏事情的规模观念,不深刻理解事情的细节和基础,所以会产生虚幻的优越感。

而真正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是知道事情的真实状态、观念成熟、有标准的参考点,所以会更加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落后,以及有劣势感。

而真正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知道事情的真实状态、观念成熟、有标准的参考点,所以会更加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落后,以及有劣势感。

换句话说,没能力的人更偏向高估自己真正的能力,能力丰富的人更偏向低估自己真正的能力。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里是以为邓克效应是一种负面现象。

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里以为邓克效应是一种负面现象。

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无论在学习、生意、爱情、或作重大决定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是一件非常危险甚至能丧命的事。

但是如果我们不说那种极端情况,邓克效应能不能给我们带来正面影响?

起初想一想,这个观点真的很奇怪。

起初想一想,这个观点真的刚接触这个概念时真的感觉很奇怪。

邓克效应明明是一个认知偏差,是一种人类心理缺陷,怎么能是好事呢?

邓克效应明明是一个(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人类心理缺陷,怎么能是好事呢?

但是经过进一步思考,其实能发现很多生活例子可以证明邓克效应有正面的影响。

最明显的就是邓克效应在学习新知识时带来的激励。

一开始进一个新领域,一个极点理智无邓克效应的人,因为弥漫着新知识,会感觉有压力。

如果想太多会觉得这条路太长了而他们并不能看到尽头 - “这个领域这么大有太多东西要学,我怎么能学完一切!”。

也许他们也开始跟更高级学习者作比较使自己自卑,失去继续学下去的激励。

也许他们开始跟更高级学习者作比较使自己自卑,失去继续学下去的激励。

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想法没道理,毕竟他们做出来的是一个准确评价,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

但你不能说他们的想法没道理,毕竟他们做出来的是一个准确评价(判断),没有高估自己的能力。

这个领域确实很大很复杂的。

这个领域确实很大很复杂的。

但一个普通人会继续学下去,因为根据邓克效应,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每一步会感觉他们真的能继续走下去。

但一个普通人会继续学下去,因为根据邓克效应,他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每一步(都)会感觉他们真的能继续走下去。

他们稍微有一点的进步就会觉得自己好厉害,满意能有一棵树而不会因为不能占有整个森林觉得沮丧。

我举个例子,一开始学新语言一个学习者会先学简单的基础,比如容易理解的语法,句子,和词汇。

用这些基本知识他们会开始一点点提高他们的水平,比如开始看段视频,文章,甚至和母语者聊天讲一些简单的对话。

用这些基本知识他们会开始一点点提高他们的水平,比如开始看段视频,文章,甚至和母语者聊天讲一些简单的对话。

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他们终于觉得自己能用另一门语言!

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他们终于觉得自己能用另一门语言(了)

跟据他们自己的评价,水平应该挺高的,因为能跟母语者聊天水平怎么可能差呢?

其实对旁观者来看这很明确的是一个高估,如果你给这位学习者看电影、小说或聊一些复杂的话题比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他们就会卡住以及无法理解。

其实旁观者看这很明确是一个高估,如果你给这位学习者看电影、小说或聊一些复杂的话题比如政治、经济、科学等等他们就会卡住以及无法理解。

但就是因为有这个高估评价,他们才会有激励去继续学下去。

但就是因为有这个高估评价,他们才会有激励去动力继续学下去。

如果当时他们发现自己的水平远远不如母语者,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如果你跟他们说 “其实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词汇、语法等等,要花好几年才能力登峰造极,你仅仅就体验这语言冰山一角”,他们会怎么想?

如果你跟他们说 “其实这个语言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词汇、语法等等,要花好几年才能登峰造极,你仅仅体验这语言冰山一角”,他们会怎么想?

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很快失去学习动力,继续学下感觉去好无意义,“反正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水平反而没我想象得那么好,就干脆不学了!”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很快失去学习动力,继续学下感觉去好无意义,“反正我花了那么多时间水平反而没我想象得那么好,就干脆不学了!”

一个学习者之所以继续学下去,是因为他们无知并缺乏领域规模概念。

一个学习者之所以继续学下去,是因为他们无知(无畏)——缺乏领域规模概念。

他们的视野就专注目前的一段路,所以一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

他们的视野专注目前的一段路,所以一开始总是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小专家”,所以始终都会有激励去继续扩大知识量。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小专家”,所以始终都会有激励动力去继续扩大知识量。

总的来说,虽然邓克效应是一个认知偏差,但高估能力可以给你产生动力,这至少比低估能力没有动力好。

You need LangCorrect Premium to access this feature.

Go Premium